跨境电商又迎利好(网上中国)
顾客在郑州跨境电商重点项目“中大门”保税直购体验中心体验购物。新华社记者 朱 祥摄竹制的行李箱、书籍、水杯、电脑桌……在6月底
新华社记者 朱 祥摄
竹制的行李箱、书籍、水杯、电脑桌……在6月底举办的亚马逊全球卖家直采大会上,诸多环保创意产品吸引着买家的目光。这一展会是杭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为产销对接专项行动打造的重头戏,全国有约400家制造商携优质产品参与展销。
像这样的展销会在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里并不罕见。从2015年开始,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亮眼的成绩,试点范围也在不断扩大。8月7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新增22个城市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至此,中国已设立35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
从一个试点到广泛推开
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设立,主要是为了解决跨境电商在发展中出现的深层次矛盾和体制性难题,来积极探索适应全球跨境电商发展的管理制度和规则。
2015年3月7日,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获批成立,为其他城市提供了样板。2016年1月6日,第二批综合试验区落户天津、上海等12座城市。今年国务院再次批准新增22个综合试验区,包括北京、呼和浩特、沈阳、长春、哈尔滨、南京、南昌、武汉、长沙、南宁、海口、贵阳、昆明、西安、兰州、厦门、唐山、无锡、威海、珠海、东莞、义乌等城市。
从分布范围上看,已有的35个综合试验区所在的试点城市主要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比如上海、广州、深圳等。在第三批试点名单中,贵阳、西安、兰州等城市的加入,让中西部地区拥有的综合试验区数量大幅提高。
各个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实施方案也各具特色。以最先试点的杭州为例,“六大体系、两个平台”是其综合试验区实施方案中的创新之处。企业可通过涵盖了信息共享、统计监测和风险防控等功能的服务系统,实现与管理部门间的数据互联;百姓可通过线上“单一窗口”和线下“综合园区”办事,充分体现了跨境电子商务的自由化、便利化、规范化。
试验区3年成绩亮眼
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设立,会对相关从业者以及消费者产生何种影响?前两批试点城市的成绩颇具说服力。
杭州综合试验区成立后的前三个季度,出口商品达4050万单,货值16.1亿元人民币,同比分别增长430倍和145倍。第二批试点城市郑州在跨境电商通关单数上成绩斐然,2016年达到8290.3万单,交易额6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超过65%。
采访中,天津市滨海新区跨境电商协会秘书长孙春华表示,综合试验区还开创了很多适应互联网经济的贸易监管和通关模式,如郑州“中大门”O2O(线上到线下)线下自提模式、天津国际贸易的“单一窗口”等。
广东省跨境电子商务行业协会张炯认为,随着前两批13个综合试验区建设取得积极成效,第三批22个城市综合试验区获批后,也将会在进出口跨境电商领域得到大力支持。
以新进入综合试验区试点的城市南京为例,此前,当地也进行过探索,设立了龙潭和空港两个跨境电商产业园。然而因无法享受综合试验区的优惠政策,而难以留住跨境电商企业和资源。“相信南京加入综合试验区试点后,一定会大力推动当地跨境电商的发展和创新。”孙春华说。
未来发展前景更可期待
“未来,综合试验区会进一步在全国推广。”中国电子商务与大数据研究中心主任郭卫东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综合试验区从东部向中西、东北部倾斜,由沿海贸易城市向内陆辐射是大势所趋。
贵阳、兰州等中西部城市已经坐上了第三批开放试点的“快车”。“这些城市具有传统制造业、能源产业等比较优势,同时也有西部大开发的区位优势。”郭卫东认为,这些城市加入综合试验区后,将进一步转化、输出自身优势产能,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由于地区发展程度、地理条件等因素,跨境电商对各地经济的促进作用因地而异。政策开放是第一步,更重要的还是借政策的利好提升自身能力。“跨境电商只是平台与工具。”郭卫东表示,要从根本上解决发展问题,还是需要企业加大科研投入,生产出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